大咖说CE | 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与防控
传染病是对全球卫生和经济的巨大挑战,对一系列传染病致病因子进行鉴别诊断,是对传染性疾病疫情防御和精准诊疗工作的前提。从发现感染因子、进行临床治疗到探索更佳的治愈方法的过程中,基因分析工具在协助医卫人员进行精准诊疗、助力科研人员完成研究旅程的每一步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毛细管电泳就是这样的工具,通过其金标准Sanger测序工作流程和片段分析方法对于基因组学助力临床防治、携手共“愈”至关重要。
本次「CE平台临床应用系列网络研讨会」第二期,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毛细管电泳平台进行HBV/HCV/HIV/HPV等传染病检测,以实现更高效的筛查与精准的风险分层,希望为临床医生、实验室和医学检验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诚邀您参加本次网络研讨会,直播中更有多重好礼抽奖相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纳米孔测序癌症研究应用进展系列2 | 神经系统肿瘤
测序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基因组学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在这些应用当中,绝大多数采用了短读长测序技术。
然而,短读长测序技术限制了人们对大量致病基因变异的研究,例如结构变异,重复序列,定相,融合转录本,可变剪切,及碱基修饰等。纳米孔测序为全景解析人类基因组变异提供了高准确度、快速、可及的解决方案。
5月24日,我们邀请到德国基尔大学医院、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分享他们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对神经系统肿瘤分型,预后标志物研究等方向的研究成果。
时间 | 主题 | 讲师 |
15:00-15:15 | 基于Oxford Nanopore 甲基化谱分析的实时脑瘤分型 | Franz-Josef Müller、Helene Kretzmer |
15:15-15:25 | Rapid-CNS2: 单一检测全面覆盖神经肿瘤中的突变、甲基化特征、拷贝数变异 | Areeba Patel |
15:25-15:45 | 同步靶向检测IDH1/2突变及MGMT甲基化,以及更多 | Thidathip Wongsurawat |
纳米孔测序癌症研究应用进展系列1 | 血液肿瘤
测序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基因组学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在这些应用当中,绝大多数采用了短读长测序技术。
然而,短读长测序技术限制了人们对大量致病基因变异的研究,例如结构变异,重复序列,定相,融合转录本,可变剪切,及碱基修饰等。纳米孔测序为全景解析人类基因组变异提供了高准确度、快速、可及的解决方案。
5月18日,我们邀请到美国肯塔基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带来分享他们利用纳米孔测序进行血液肿瘤研究的案例。
时间 | 主题 | 讲师 |
15:00-15:20 | 通过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cfDNA识别微小病灶残留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 Jessica Blackburn |
15:20-15:40 | 通过纳米孔全长转录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分型 | Jeremy Wang |
细胞会前会|郑州大学张毅教授讲解CAR-T细胞临床转化的难题和策略研究
细胞治疗行业经历了多年研究成果积累和产业发展,正在全世界的注目中迈向应用和产业化时代,市场因而也向学界业界抛出了比实验室研究阶段、临床试验阶段更多的难题和考验。其中,免疫细胞治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攻克肿瘤的疗法,但目前备受青睐的CAR-T疗法仍然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等重大风险;在拥挤的CAR-T赛道之外,TCR-T/CAR-NK/TIL等针对实体瘤更有优势的多种疗法崭露头角。与免疫细胞疗法相比,安全性相对较好、被广泛寄希望于在重大难治性疾病和再生医学领域大显身手的干细胞疗法,也面临着从临床研究向商业化产品转变的挑战。
与此同时,规范化和扩大化生产对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生产上游的培养扩增到下游纯化检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普及仍有许多现实问题亟需解决。在供应链中,免疫细胞和基因治疗依赖的病毒载体,生产难度高且周期长,导致治疗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降本增效,不断完善产业链,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才能使产品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
为了促进细胞治疗行业产、学、研、医各界联动,共同促进细胞治疗行业的发展,由生物谷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细胞治疗大会将于7月8日-7月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为了更好的丰富本次大会的内容,我们特举办细胞治疗会前会活动,采取线上直播方式,让更多的业界人士参与其中。
本次线上会前会主要是围绕细胞治疗的基础科研、临床转化(包括规范化设计、临床IND)、产业化发展、工艺质控、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进行,期待您的参加!
外泌体会前会|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郭培宣教授讲解外泌体靶向递送最新研究
外泌体天然囊泡,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在药物尤其是大分子的递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天然的外泌体靶向性并不是很好,很多时候提取的外泌体聚集在肝脏上,那么将其如何改造才能达到良好的药物递送效果呢?
内体诱捕一直是药物输送中难以克服的挑战,郭培宣课题组报道了用叶酸-外泌体介导的siRNA递送。这是一种优化的抗癌药物递送的新方法,该研究在动物模型中证明了能高效抑制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和三阴乳腺癌。郭教授团队发明新型RNA纳米技术以配体“装饰”外泌体去靶向输送siRNA 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Nature Nanotech, 2017)。利用抗体样(即Y形状)RNA纳米颗粒的方向性, 可有效地将RNA治疗剂特异性地装进外泌体, 也可将配体“装饰”在外泌体表面以靶向肿瘤细胞。 利用RNA纳米技术以外泌体结合控制它们的去向,以产生能够在动物模型中成功靶向三种癌症的载有治疗剂的外泌体。
本次直播郭培宣教授将全面解析近年来在外泌体靶向递送研究取得的进展介绍和在线答疑,欢迎行业人士积极报名,参与探讨!
直播期间进行五折参会优惠券抽奖活动,抽中的五折参会优惠券的观众将在本年内享受一次由生物谷举办的任一一场会议参会注册费用五折的权益。
会前直播|合成红细胞外囊泡靶向非肝组织递送核酸药物
外泌体作为肿瘤治疗领域半路杀出的黑马,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风向,近年来,外泌体领域的研究与临床转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外已有多家外泌体研发企业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多家制药巨头扎堆,外泌体赛道火热。
生物谷以“新发现、新技术、新产业”为发展宗旨,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先媒体,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为了促进国内外泌体基础研究交流与转化,加速外泌体产品上市 ,生物谷将于4月23日—4月24日在上海远洋宾馆举办2021 第五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为了更好的回馈生物谷的粉丝,生物谷特邀香港城市大学的史家海教授在会前免费直播分享细胞外囊泡领域热点主题,史家海教授参与开创合成红细胞外囊泡基因治疗,担任Carmine Therapeutic的共同科学创始人和科学顾问。本次直播史教授将为大家分享有关细胞外囊泡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欢迎从事细胞外囊泡领域研究的行业人士踊跃参会!
此外,本次直播期间进行五折参会优惠券抽奖活动,抽中的五折参会优惠券的观众将在本年内享受一次生物谷任一一场会议参会注册费用五折的权益。
大咖说CE | 基因分析平台临床应用系列论坛(一)
随着基因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发展,基因检测正引导者预测医学的发展,并应用于精准预防、精准预测、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等各个方面,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而在CE基因分析仪平台上可开展涵盖人一生的基因检测项目,无论慢性病、感染病或肿瘤,CE作为“金标准”平台,不仅可以提供精确可信的结果,还可以验证其他平台的结果,在精准医疗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临床一线经验丰富并且理论知识扎实的专家,以及精准医学试剂盒研发平台技术大拿,聚焦不同CE临床应用方向,从理论技术、临床应用到案例分享,带领我们一起共同探讨CE分析平台临床应用。
直播过程中更有多重好礼相送:高级钢笔、办公套装礼包、定制U盘、精美雨伞... 不容错过,快来报名!
会议日程
时间 | 讲师 | 单位 | 主题 |
15:00-15:40 | 黄月华 | 中山大学肝病实验室主任、感染科副主任 | 乙肝耐药研究的最新进展及Sanger测序技术在耐药监测管理的应用 |
15:40-16:20 | 沈俭 | 上海备贺贸易中心 市场部经理 | 甲状腺结节分子诊断主题分享 |
16:20-17:00 | 钱晓霞 | 赛默飞Clinical Vertical技术应用专家 | 泛癌种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的挑战及其临床意义 |